查分那天的阳光格外刺眼,透过窗帘缝隙落在手机屏幕上,数字像根冰冷的针配资资讯网站,精准地刺破了十二年寒窗积累的所有期待。我盯着那串不理想的分数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屏幕边缘,直到指纹把玻璃擦得发亮。客厅里传来父母压抑的叹息声,每一声都像重锤敲在心上,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 “绝望”。
志愿填报系统打开又关闭,那些曾经在梦里出现过的大学名字灰暗一片,而推荐列表里的院校陌生又刺眼。那些曾经不屑一顾的学校,如今却成了不得不面对的归宿。深夜里,我翻出压在箱底的高三错题本,泛黄的纸页上还留着当时用不同颜色笔做的批注:“这道三角函数题一定要搞懂辅助线做法”“文言文实词释义下次不能再错”。眼泪毫无预兆地落下,砸在墨迹上,晕开一片模糊的痕迹。
突然想起班主任最后一课说过的话:“高考是人生重要的关卡,但不是唯一的出路。” 可出路在哪里?难道就要这样带着遗憾走进一所不喜欢的大学,在陌生的城市里,用四年时间来消化这份不甘吗?我不甘心,不甘心那些在台灯下熬过的夜晚,不甘心那些在操场上喊过的口号,不甘心那些写满 “加油” 的便利贴都变成徒劳。
展开剩余57%和广州高考复读学校复读的学长视频时,他正坐在堆满试卷的书桌前刷题。镜头里的他黑眼圈很重,却眼神明亮。他说最初的日子像在黑暗中行走,每天清晨五点半的闹钟比鸡叫还准时,深夜一点的台灯还亮着,错题本写满了三本,模拟考的试卷堆得比课桌还高。“但当你看到成绩一点点上升,从班级中游冲到前十,” 他眼里闪着光,“那种掌控人生的感觉,比任何安慰都管用。”
他去年离一本线差二十分,今年最近的模考成绩已经能稳上重点。“我不怕多花一年时间,怕的是老了以后坐在摇椅上,后悔‘当初为什么没再试一次’。” 父母起初坚决反对我去广州高考复读学校复读,怕我压力太大垮掉,怕明年结果更糟。直到有天他们发现我对着理想大学的招生简章发呆,母亲悄悄红了眼眶,转身去厨房给我煮了碗最喜欢的馄饨。
父亲坐在我身边,沉默半晌说:“我们不逼你,但如果你真的不甘心,就再试一次,家里永远是你的后盾。”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复读不是向命运低头,而是和命运讨价还价 —— 用一年的汗水,换一个不留遗憾的未来。现在的我坐在广州高考复读学校复读班的教室里,虽然每天都在和试卷、公式打交道,却比任何时候都踏实。因为我知道,每多刷一道题,每多背一个单词,都是在为梦想铺路。别让一张试卷定义你的人生,真正的勇士,敢于直面失利的过往,敢于给梦想一次重来的机会。
发布于:广东省淘配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